台北市立动物园鸟园雉类珍禽区的夜行性猛禽黄鱼鸮传出喜讯,近20年来每年都卖命产卵与孵卵的母鸟「嘿美」,和到园才3年的年轻公鸟「爱洛」,分工合作孵出1只黄鱼鸮宝宝,这也是台湾黄鱼鸮在圈养环境下首次的繁殖纪录。1个多月大的雏鸟「小猪」相当活泼,透过监视器已可看到雏鸟在巢台内活动,累了就钻回妈妈翼下休息。
嘿美今年1月开始就整天窝在巢箱内几乎不离开,保育员从监视器观察确认至少有1颗蛋在巢内,而公鸟爱洛则开始负起叼食给嘿美的责任。3月初为了确认巢内的最新情况,保育员自制超长的探巢器,总算清楚地拍到1只毛茸茸、胖嘟嘟的雏鸟「小猪」,从体型大小估计,应是在2月中旬孵化。
嘿美于1992年,由当时仍是研究生的屏科大野生动物保育研究所教授孙元勋教授送来照养。嘿美近20年来每年会产下2颗卵,还会认真地孵蛋,但动物园早期未建立遗传鉴定技术,仅凭形分析雌雄,让嘿美与同性室友大眼瞪小眼了好几年。之后与调查局合作,才以遗传鉴定技术为嘿美挑选另一半,但始终没能成功繁殖出雏鸟。
动物园指出,2012年因夜行馆改建为热带雨林室内馆的工程,嘿美搬迁到空间更高更宽敞的鸟园雉类珍禽区栏舍,并更换配对组合,与青公鸟爱洛送作堆,今年终于传出好消息。
动物园表示,黄鱼鸮雏鸟常在妈妈面前跳舞、磨蹭与撒娇,看到专程送食物来的爸爸,也会兴奋地不断摇头晃脑。爱洛贴心把食物交给嘿美后,再由嘿美喂食。目前小猪状况良好,1次可以吞下1只小老鼠,估计下月中,小猪就会准备离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