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谈『眷村』这个名词:1949年国军彻来台湾,接收了营区周围日据时期的老旧房舍,或兴建新的房子给军人眷属居住,形成一个个『眷村』,而左营是海军的大本营,所以附近大大小小眷村林立,住在眷村里的是来自大陆各省的眷属,也因此形成台湾特有而丰富多彩吃的文化。
除了吃以外,眷村生活也大大有别于一般老百姓,因为军人有眷粮、子女上军人子弟小学、说普通话而不会说台湾话…,所以在5、60年代,眷村内的生活对一般老百姓来讲还算是相当神秘的。
这个『眷村文化馆』保存了相当多的眷村记忆,值得台湾人一看,对台湾近六十年演变有兴趣的人,更要来看一看。
军舰模型,几乎家家都有这么个摆饰品,显示我家是海军家庭,这也成了左营街上特有的手工艺品。
5、60年代家家不可少的东西有:大同电饭锅、大同电扇、落地电视机,缝纫机…
眷村的妈妈们把大陆各省的美食带来台湾,今天能在台湾吃到上海菜、湖南菜、江浙菜……,眷村妈妈们的功劳不小。
阿孚我当了十几年的海军,对左营的眷恋更是不在话下。
来台湾玩的朋友,可以找我,让我有机会作更多的介绍。
评论